五个观点教家长教育孩子的艺术
发布日期:2012-11-04 21:41:27 浏览次数:215
观点一:教育孩子是艺术,而不是技术
不少学生觉得老师偏心,认为老师只关心班上前几名的同学,怎么学也得不到老师的表扬。久而久之,就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,可能还会产生厌学情绪,再加上与父母沟通不到位,从而出现成绩下滑、性格自闭等情况。
对此,黄老师认为,这是孩子对父母的自我封闭和厌学叛逆,主要是现行教育体制和家长教育方法不当等多种因素造成的。小孩厌学主要是传统教育中班级人数多,教师对每个孩子的成长关注不到位造成的。此外,这个年龄的孩子出现叛逆是正常的,是自我意识加强的表现,不能打压和强行对抗,更不要用家长式的命令评判,而要像朋友那样和孩子平等真诚交流以理服人,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。所谓的良好亲子关系是指相对自由的、和谐的、互相尊重的,而不是过度亲密的、过度依恋的纠缠关系。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相互理解的一种平等关系。黄老师指出,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,而不是技术。说它是艺术,是因为由于面临的客观条件和教育对象千差万别,实施教育必须具有随机性和创造性。
观点二:要让孩子经历挫折教育
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、没有小时侯乖巧、学习不用功、也不懂得体贴父母,等等。针对这类问题,黄老师指出,这表明父母犯了一个很致命的错误:用孩子小时候的标准来衡量已经长大的孩子,把孩子当成一个凝固的个体。其实,孩子在成长中随时会犯错误,如果家长一味地保护,不让孩子经历挫折,孩子就积累不到克服困难过程中的经验积累,最终变得很脆弱。而脆弱的具体表现就是,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信心,不相信别人,变得很自私,经不起失败,动不动就离家出走、甚至自杀,干出让人触目惊心的事情。
黄老师指出,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必然要走些弯路,没有挫败,就学不会应对挫败。为什么有时候孩子明知不对,还是有意犯错黄老师指出,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必然要走些弯路,没有挫败,就学不会应对挫败。为什么有时候孩子明知不对,还是有意犯错呢?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这些东西,这些东西对孩子就像养分一样。
观点三:把孩子培养成为独立个体
黄老师问家长,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将来成为怎样的人?不少家长回答“科学家”、“企业家”、“教育家”,等等。对此,黄老师指出,不管孩子将来怎样,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独挡一面,成为独立的个体,而不是处处需要人来照顾,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人。
不少家长都会用“你还小,现在还干不了”、“不可以”这样的话来教育自己的孩子,但是,正是这样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,让孩子享受不到通过自己的行动而得到的快乐,久而久之,这些充满爱意的话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无能,也让孩子知道了即使自己不动,家长也会给自己带来满足。在学习上也一样,一旦让孩子产生无能的心态,就不能正确面对困难,“反正我就这样了,再怎么努力学也学不好”,试想,一种消极的学习心态又如何能够考出好的成绩?因此,黄老师指出,教育的本身不是单纯要求提高成绩,更重要的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,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能力。
观点四:教育孩子要从个性出发
一般的说,孩子有两类,一类是所谓的“聪明型”孩子,这类孩子学习能力强,课堂消化快,是“吃不饱”的孩子;还有一类是所谓“笨型”的孩子,他们就是那种“吃不了”的孩子。而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的特性就是“大众化、统一性”,久而久之,就会形成两极分化,一是“吃不饱”的孩子因得不到及时的新鲜血液的滋润而变得心态消极,磨灭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;二是“吃不了”的孩子因为常年吃不了、消化不良,就会出现成绩下降,失去自信心。对此,福州学大教育副总朱睿告诉记者,“学大教育坚信,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,他的成功需要有个性化的教育和培养方式。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教育”。 针对每个孩子不同的学习、心理情况,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一套独特的、行之有效的教学辅导方案和心理辅导策略,通过全方位、策略性的辅导,使学生掌握一种切合自身的学习方法,改善不良的学习习惯,通过模块化的教学,稳固提升学科知识,树立自信,完善人格。
同时,黄老师指出,个性化教育是21世纪倡导的教育模式。实用的教育才是现实教育,这种教育不容易妨碍孩子建立适合自己也适合社会的价值体系、伦理与哲学思想、审美态度与世界观。
- 上一篇:上一篇:教育孩子,要注意语言艺术
- 下一篇:下一篇:沉迷电子产品“寸步懒移”家中有“宅娃